癌症转移“罪魁祸首”:有限间质转化的上皮型CTC
    2020-02-10

近期,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多达80 %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在原始肿瘤在罂粟大小(约0.01立方厘米,目前临床上的影像无法检测)就已经发生转移扩散从整个进化树来看,这些转移灶主要由单个或一组肿瘤细胞发育而来,研究发表在权威期刊Nature Genetics》(IF=25.455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循环肿瘤细胞CTC转移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,而上皮—间质转化(EMT)则是肿瘤转移的关键事件。2013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乳腺癌患者的CTC通过EMT增加转移和侵略性,并表示间质型CTC是疾病进展的重要biomarkerCTC是肿瘤转移的种子,那么到底是上皮型CTC预后差还是间质型CTC预后差?到底是应该富集上皮型CTC还是间质CTC

img1

        2015年,Nature上连续发表两篇文章,证明在乳腺癌和胰腺癌动物模型中,EMT虽然参与肿瘤化疗抵抗的产生,但对肿瘤转移并非必要条件。近期《Science Advances项研究以充分的数据证明上皮细胞表型(EE/m)为主的CTC细胞亚型具有更强的转移和增殖能力,它们是乳腺癌患者远处转移及预后差的生物标记物。

img2

        肿瘤细胞发生EMT时,会从鹅卵石样上皮细胞,变成纺锤形的间充质形态。细胞上表面biomarker的表型会随之不断变化,形成四种类别的肿瘤细胞:上皮型 E)、上皮型为主/间质混合型 E/m)、间质型为主/上皮混合型 M/e)及间质型 M)。

        研究表明E/m组的细胞代谢和增殖率、对内皮细胞的粘附性、浸润能力均高于M/e组。研究人员将四种表型的CTC经静脉注射入BALB/c小鼠体内。发现与间充质表型为主的细胞(MM/e)相比,上皮表型(EE/m)为主的细胞亚型具有更强的转移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研究人员发现EpCAM+ CTCs 在各自总数中所占比例与患者肿瘤远端转移密切相关。EpCAM+ CTCs所占比例可以准确预测转移性乳腺癌(MBC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和总生存率。

        综上所述,研究人员在MBC小鼠模型和III期、IVMBC患者的临床队列中证明,以上皮细胞表型为主的细胞亚型具有更强的转移潜能,上皮型细胞的比例与MBC患者的远处转移及较差预后显著相关。依赖EpCAM的高灵敏度CTCs富集检测系统通过量化临床上具有高转移潜能的这部分亚系细胞,可以更加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。

        汇先医药引入英国剑桥大学细胞富集技术,采用国际领先的万通道微流控EpCAM免疫抗体双富集系统,开发了全新的CytoBot®2000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平台实现自动化检单操作的同时,拥有四大卓越的临床应用优势:1相比传统的CTC富集技术,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2、无需转移CTC,实现原位PD-L1检测;3无损CTC富集、 CTC培养PDX模型;4、消除白细胞背景干扰,利于CTC核酸提取鉴定。

img3